一、专业基本情况
 MK体育官网化学(师范)专业创建于1960年,1972年化学教育专科招生,1979年本科招生,2020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MK体育官网办学历史最悠久的本科专业之一。化学学科200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2015 年列入“生态扶贫”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本专业坚持素质教育为本的指导思想和卓越教师教育理念,秉承夯实专业基础、突出专业能力和注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办学宗旨。拥有一支由省级学科带头人为首的教授、博士组成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教育教学软硬件条件完备,依托“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湖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等多个教学科研平台开展实践教学、专业技能训练和创新创业活动。专业办学历史悠久、条件好、实力强,培养质量高,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优秀中学化学教师,其中涌现出了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业绩突出、扎根湖南西部民族地区的先进典型。
 二、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教师教育发展战略,立足湘西,面向湖南,辐射全国,服务基层,培养具有良好人文和科学素养、强烈社会责任感、良好职业道德、先进化学教育理念,扎实掌握化学学科知识、实践技能、教育教学基本理论,并富有创新精神,吃苦耐劳,能在中学和相关教育机构从事化学教学、教研与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生毕业5年后预期达成以下目标:
 1.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守法律法规、坚守职业道德和专业伦理;以“立德树人”为己任,热爱化学教育事业,具有科学精神、坚定的职业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能扎根于湖南西部地区的基础教育事业;
 2. 熟练掌握化学专业基础知识与理论、实践技能及化学思想方法,能熟练运用数学、物理、计算机和信息科学技术等跨学科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解决职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对学科前沿和发展动态具备较好的敏感性和理解力;
 3. 掌握中学化学教学理论与方法,深入领会中学化学课程标准,能灵活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设计并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具有良好的教学反思、教学改进能力,具有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能熟练利用恰当的课程资源和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创新性的教学活动,能成为中学化学优秀教师;
 4. 能将化学专业知识与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理论等教育教学理论融合,开展综合育人、班级指导和教学研究,能进行全方位教书育人活动;
 5. 拥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科学精神、深厚的人文修养、较好的国际教育视野,有意愿和能力通过终身学习适应社会和职业的可持续发展;
 6. 具备主动适应社会和自我反思能力,具有较强的组织和管理、表达和交流以及人际交往能力,能够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三、专业发展前景
 21世纪是经济迅猛发展时代,社会科学文化的进步对于国民教育质量的要求在不断提升,从事教育领域的人员务必提升自己的教师专业水平,才能立足于当下的社会教育领域的主流。而教师专业的发展对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有着科学性和方向性的指导作用。化学行业急需一批掌握现教育理论与科研方法,并具备基本的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和教育管理能力,能够胜任中学的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本专业毕业未来工作主要范围:
 1.  教育单位:在中学、中职学校、教育培训机构等领域从事化学教育、教学研究及管理等相关工作;
 2. 学术研究:选择进一步深造,将来到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从事科学研究;
 3. 国家公职人员:在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从事工作;
 4. 其它:到国有企业或者其它企业从事产品开发、产品分析检测、环境保护与监测等相关工作以及自主创业等。 
 四、师资队伍
 1、专业主干课程任课教师情况
 
  
   
    | 序号 | 姓名 | 性别 | 专业技术职务 | 最高学历 | 教授课程 | 
   
    | 1 | 吴贤文 | 男 | 教授 | 博士 | 无机化学 | 
   
    | 2 | 彭晓春 | 女 | 教授 | 博士 | 有机化学 | 
   
    | 3 | 李辉 | 男 | 教授 | 博士 | 分析化学 | 
   
    | 4 | 刘文萍 | 女 | 副教授 | 硕士 | 物理化学 | 
   
    | 5 | 张朝晖 | 男 | 教授 | 博士 | 仪器分析 | 
   
    | 6 | 陈上 | 男 | 副教授 | 硕士 | 结构化学 | 
   
    | 7 | 邹晓勇 | 男 | 副教授 | 硕士 | 化工原理 | 
   
    | 8 | 汤森培 | 男 | 副教授 | 博士 | 专业导论与实验室安全 | 
   
    | 9 | 王迎春 | 女 | 教授 | 博士 | 有机波谱分析 | 
   
    | 10 | 李飞 | 男 | 讲师 | 博士 | 基础化学实验IA | 
   
    | 11 | 蒋剑波 | 男 | 教授 | 博士 | 基础化学实验IIA | 
   
    | 12 | 章爱华 | 女 | 副教授 | 硕士 | 基础化学实验IIIA | 
   
    | 13 | 杨朝霞 | 女 | 高级实验师 | 硕士 | 基础化学实验IVA | 
   
    | 14 | 李志平 | 男 | 副教授 | 硕士 | 中学化学教学技能训练 | 
   
    | 15 | 唐石 | 男 | 教授 | 博士 | 中学化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 
   
    | 16 | 王迎春 | 女 | 教授 | 博士 | 有机波谱分析 | 
   
    | 17 | 夏雾 | 男 | 讲师 | 博士 | 中学化学教学方法与理论 | 
  
 
  
 2、客座教授
 客座教授(中学):
 米立华: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学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
 陈秀坪:花垣边城高级中学校长,中学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
 兰长永:龙山高级中学校长,湘西州十届、十一届人大代表。
 杨圣群:泸溪县第一中学教师,中学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湘西州“武陵人才支持计划”高中化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客座教授(高等院校及企业):
 尹笃林: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师范大学MK体育官网院长,石化新材料与资源精细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主任,湖南省政协委员。
 刘爱骅:研究员,博士,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生物传感器团队负责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
 朱光葵:现任湖南时代阳光集团董事长。是湖南省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人大代表,“湖南青年五四奖章”获奖者、长沙市劳动模范。
 五、实验、实践教学
 1、实验教学
 以基础化学实验室和“国家级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组成的“基础实验-综合技能—科研素质”实践教学平台,凝练出实验室文化育人、专业技能育人和创新育人 的“三育”实验教学理念;构建了 “三化一式”的课程体系、“四结合”的实验内容、“三环四步五化”的教学方法和“1+3”考评新体系;建立了“四聚焦”“五协同”的实验教学运行机制。
  
   
 基础化学实验室
  
   
 网络实验教学平台
  
      
 部分教学用实验仪器
 2、教学素质(三笔字)实训
  
     
  
     
  
 3、学院师范生技能竞赛 
       
        
   
      
       
  
 4、教学实习
 
   
 六、人才培养情况
 1、获奖情况
 近三年来,化学(师范)专业学生在湖南省大学生实验技能竞赛、大学生课外化学化工作品竞赛等学科竞赛中均有骄人的成绩,例如2019级化学师范班吴雅婷同学获得湖南省第十二届大学生化学化工学科竞赛(化学实验技能)一等奖;刘广利同学湖南省第十二届大学生化学化工学科竞赛(化学实验技能)二等奖。
 2018级化学师范班陈圆圆、杨亿等同学获得湖南省第十二届大学生化学化工学科竞赛(课外创新作品)一等奖;黎樱子、吴思琦等同学获得湖南省第十二届大学生化学化工学科竞赛(课外创新作品)一等奖;
 
 
  
     
 
 2、考研情况
 近3年来有近40%毕业生顺利考取研究生,其中升入“985”及“211”重点院校的学生比例占40%以上。毕业生就业率近3年来均在95%以上。
   
       
 2018级化学(师范)班考研金榜              2019级化学(师范)班考研金榜